隨著一批批優(yōu)質的國內電影、電視劇揚帆出海,**社會比任何時候都渴望看到、聽到更多生動講述國內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和文化特色的國內故事。2018國內翻譯協(xié)會年會上,“國內影視翻譯與**化”專題論壇匯集了從事影視翻譯制作、發(fā)行的專業(yè)人士,就國內影視作品本土化譯制和**傳播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影視譯制是提高影視**傳播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國內影視“走出去”過程中發(fā)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內影視作品在不少國家掀起“華流”現象,成為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國內的重要窗口,促進了民心相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fā)展研究中心**所副所長朱新梅介紹,中非影視合作工程已進行4期,共完成150多部國內很好影視作品的英語、法語、斯瓦西里語、豪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共7個語種的譯制工作。
據坦桑尼亞國家臺統(tǒng)計,70%的坦桑觀眾看過斯瓦希里語版配音的《媳婦的美好時代》。豪薩語配音版《北京愛情故事》深受尼日利亞民眾喜愛,近八成尼北部用戶關注過此劇,100%用戶都對該節(jié)目內容表示滿意?!断眿D的美好時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電視劇在非洲多國多次重播。紀錄片《國內珍稀物種》譯制為英語,成功發(fā)行到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等中東地區(qū),拓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就目前本土化譯制存在的問題,朱新梅提出建議,影視行業(yè)要面向**市場制作生產影視作品,加強版權統(tǒng)籌和細分,擴大版權資源,優(yōu)化譯制機制,加強譯制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
國內**電視總公司總裁助理、國內廣播電影電視節(jié)目交易中心總經理申家寧從強化市場化本土化運作、開辦海外頻道和時段、拓展**合拍合作以及搭建**化聯(lián)盟新平臺等方面,介紹了央視總公司在影視**傳播領域的創(chuàng)新探索。她談到,本土化是解決跨文化傳播的**佳途徑。總公司通過節(jié)目內容、技術標準、節(jié)目語言、營銷渠道、合作伙伴等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徑,助推新時代國內影視的**傳播。
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戴維以“做好新時代首都影視譯制工作,服務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和**交往中心建設”為主題,介紹了北京廣電局影視基地建設、海外品牌活動、**傳播項目庫等多舉措推進情況。
自2014年以來,北京廣電局每年持續(xù)打造“北京很好影視劇海外展播季”,已展映多語種譯制的影視精品數百部,目前覆蓋了英國、法國、俄羅斯、希臘、哈薩克斯坦、肯尼亞、贊比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國家和地區(qū)。通過中外企業(yè)洽談會、明星見面會、配音大賽、展映活動等多樣化形式,有力推動了北京很好影視劇的**化傳播、影視企業(yè)間的**合作、影視版權的**交易。
中央電視臺法語頻道總監(jiān)宋嘉寧圍繞央視法語頻道在影視劇譯制方面的**化探索,從頻道目前影視劇作品翻譯和后期制作的角度,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對外傳播很好國內影視劇作品的策略。她建議,一要加強**影視交流與合作,二要發(fā)力配音版的電視劇,三要搭建中外翻譯交流與合作平臺,將真實、立體、全面的國內形象傳遞出去,讓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國內、感知國內。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影視譯制中心制作協(xié)調部副主任莫志偉分享了總臺在影視劇多語譯配和海外落地的工作體會。他認為,翻譯在譯制片中承擔著文化轉換的角色,需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在高質量譯制的基礎上,傳遞好核心內容,并進行品牌化推廣,才能更好地助推國內劇“走出去”。
國內譯協(xié)秘書處處長助理賀瀟瀟在主題發(fā)言中介紹了影視作品翻譯質量監(jiān)理項目的組織與實施情況。她呼吁,建立國內影視海外輸出標準規(guī)范,儲備專家力量,為影視外宣審核把關,切實提升國內影視劇譯配的質量和效率。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施曉菁結合影視劇語言質量評審經驗,對影視劇選片與譯配機制發(fā)表了看法。她談到,影視劇在海外的傳播提升了國內的軟實力,不同題材的影視劇正在逐漸讓改變外國人對國內的陳舊認識。對于影視劇譯制中的語言和配音問題,她建議,走進海外不同的地區(qū)市場,應當用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講述方式,配以符合劇中時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口音,來拉近與對象國受眾的距離,更好地實現“走出去”。
文化差異是影響國內影視劇對外傳播的主要因素之一。國內外文局中外翻譯公司總經理顧巨凡認為,通過影視、出版跨行業(yè)IP化運營探索,深度挖掘優(yōu)質素材,面向不同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背景的受眾群體,進行產品再定位、內容再創(chuàng)作,建立政治、文化、語言、聲音等多維度把關機制,這些措施能幫助好作品在海外打開更多市場。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教授程維則以“從影視翻譯生態(tài)變化看高校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為題,解讀了影視翻譯生態(tài)的變化,并對產學融合、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平衡理論與實踐教學等翻譯人才培養(yǎng)與發(fā)展工作提出建議。
歡娛影視國合部主管唐靜文以國內熱播劇《延禧攻略》“出?!睘槔?,分析了熱門影視劇的海外表現和市場前景。她認為,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為古裝劇提供了良好的題材保障,這也是“華流”的特性和競爭力。未來,在版權合作的基礎上,影視機構、譯制機構與海外平臺聯(lián)手進行內容定制和聯(lián)合出品,國內影視作品將會更好地走進**主流市場。